
使用光将图像写入光敏鼓上。感光鼓上受光的点被放电至很低的电压(约-100V),其余未受光的部分保持其充电电压(-600~-100V)。为了在感光鼓表面形成潜像,感光鼓表面加载的均匀电荷必须在形成图像的每个点精确地放电。产生光并将光引导到感光鼓表面的机构称为写入机构。
由于图像由一系列单独的点组成,因此每单位面积的点数量越多,图像的分辨率越高(并且图像质量越好)。假设写入机构可以在感光鼓表面的水平线上产生每英寸 300 个点,并且感光鼓以 1/300 英寸的增量旋转,则打印机产生分辨率为 300 x 300 点每英寸 (dpi) 的图像。
(四)发展情况
最初由激光写入感光鼓表面的图像是不可见的——只是分布在感光鼓表面的一系列静电荷。光照射的地方负电压较低,光跳过的地方负电压较高。隐式图像必须先显影为可见图像,然后才能转移到纸张上。使用碳粉进行显影。碳粉是一种极细的粉末,由塑料树脂产品和与铁颗粒结合的有机化合物组成。
使用墨粉辊(或显影辊)将墨粉涂在感光鼓的表面,如图 4-7 所示。墨粉辊是一个长金属套筒,具有永久磁性。墨粉辊安装在墨粉储存器上。当墨粉辊旋转时,墨粉辊中的磁体将墨粉吸引至墨粉辊的圆柱形表面。一旦墨粉被吸附,墨粉表面就具有负静电电压。该静电电压的大小介于感光鼓表面的曝光部分和未曝光部分的电压之间。限制片限制墨粉辊上的墨粉。
在一层上制作。
墨粉辊上带电的墨粉在曝光的感光鼓附近旋转。感光鼓上未曝光的斑点带有大量负电荷。该负电荷排斥墨粉辊上的墨粉并被引导回墨粉盒。感光鼓上曝光点的电位远小于墨粉颗粒的电位。这种电势差将墨粉从墨粉辊吸引到感光鼓表面上的相应点。墨粉“填充”隐藏图像以创建可见图像(或显影图像)。
AC升压偏压(1500V以上)不断地添加到线性强度偏压上,导致墨粉充电电压波动。当交流信号变为正值时,强度电压增加,使调色剂颗粒克服圆柱形辊的永磁体的吸引力。当交流信号变为负值时,强度电压降低,将可能没有跳到未曝光区域的墨粉颗粒拉回。 AC升压偏压的作用是提高打印深度和图像对比度。
(5 转